EN            繁體

沈平:我畫了香港的昨天和今天,我會繼續畫香港的明天

香港是很美好的,可以說,我深愛這裏。

图片


採訪&撰文 | 蘇曉Chloe

攝影 | 林秉韜BTO

視頻剪輯 | 李雨璇Yuriy

編輯 | 湯石香



1


沈平老師工作室朗闊,書本、成摞的以往畫作、曾經出版的書籍,都被放到妥帖的位置,一切都是平整的。他和我們說話不緊不慢,是平穩的,就連他的名字,也透露出一股氣定神閑,“平”。沈老說,我出生地是北京。我會心一笑,噢,北平。仿佛在一瞬間嗅到了老舍筆下歷史積澱的厚重的氣息。


图片

沈平,1947年出生于北京,1980年移居香港。香港著名水墨畫家、水彩畫家及油畫家。


實際上沈平老師後來在上海成長,成年後到新疆兵團,後去浙江美術學院繼續修讀美術,再輾轉來到香港——他的經歷可以說和“平”大相徑庭,竟是感受過時代洗禮、經歷過大江南北的豐富人生。

 

所幸這些豐富與自由成了他的養分,他珍之,愛之,令他的作品與他的人一樣,多元、真摯而飽滿。

 


2

 

沈平老師於1974年入讀浙江美術學院連環畫進修班,師從顧生岳、徐永祥、吳國亭等教授,後來更是在油畫、水墨、水彩等多個領域創作出眾多佳品。

 

图片

沈平老師工作室中的各類畫筆畫刷


他早年創作的主要對象是新疆,因為早年在新疆烏魯木齊的生活經歷,新疆天山一度給了他許多靈感。直至後來定居香港,這座新舊並存、東西交融的都市令他欣喜不已,進而成為他創作的靈感繆斯,後來也成為他人生中生活時間最長的城市。

 

图片

《波斯富街》

  40 x 56 cm

  水墨紙本

  2017


從新疆到香港,在他眼裏,“美是多元的,美的物象的才能觸動我的心靈,才能讓我提起筆描繪刻畫它。”從大氣磅礴的邊塞風光到光怪陸離的東方明珠,景致大不相同,但在沈平老師的畫筆下,這些他生活過的地域都被他添上了溫情暖意。

 

“香港可以很懷舊,這裏保留了很多珍貴的文化傳統。比如你們看大坑的舞火龍。”沈平老師頓了頓,“但是香港又帶給我們太多新的東西。比如劉國松在水墨技法上的革新,對國內的影響非常深。”

 

他仍然記得自己多年前和內地來港的老友站在維多利亞港畔眺望,看著鱗次櫛比的高樓和來來往往的漁船,忍不住感歎香港這座城市的精妙與獨特。

 

图片

《霞光中的維多利亞港》

  97 x 180 cm

  水墨紙本

  2017


後來維港在他的創作中也呈現出不一樣的色調和質感——《維港之夜》的天空有如烈焰,在《華燈初上》裏則帶著一種貝類般的光澤與溫柔。

 


图片

《華燈初上》

  77x102cm

  布面油畫

  2018


沈平老師他的作品中對光影的描摹不可謂不精准,他給我們翻閱他的作品,高樓,碼頭,漁船,街市,行色匆匆的人。如果說何藩將香港定格在了膠片裏,沈平就是在紙上完成了香港的紀錄片。

 

很有意思的是,沈平老師自己也喜歡攝影,攝影照片是他繪畫的前奏,同一個場景在不同季節、不同天氣下的變化令他著迷。他的繪畫作品是多張照片的集合,又不僅僅是機械地照搬,在他腦海中有著對香港立體的感受,他畫的是香港,又不僅僅是“香港”本身,是他在長久的時間里與這座城市相處的豐沛的情感。

 

图片

《正在建设中的香港》

120x100cm

油画布本 

2019

 


3

 

畫香港的藝術家很多,我們忍不住好奇,他在創作的時候有什麼新的思考與探索?沈平老師說,他的畫面重在寫實,又因為性格果斷,喜歡速寫式的創作,比起精雕細琢的工筆風格,他更追求的是畫面的靈動,從構圖、色彩到筆觸都要有生命力。

 

他回憶以前剛接觸繪畫的時候,老師就和他強調畫面“生動”的重要性,他深以為然,並在現在都反復和他自己的學生強調。“繪畫和做人一樣,不妨生動些。”在他的水彩畫《鰂魚涌街市》裏,可不就是撲面而來的生活氣息?

 

图片

《 鰂魚涌街市 》

  30 x 40 cm

  布面油畫

  2018


“那句話怎麼說來著,有舍才有得!”沈平老師和我們繼續細細道來,“就像拍電影分主角和配角。畫畫也是一樣。”因此他認為自己的創作講究凸出重點,此外要有一些新奇的想法和點子。

 

他說自己在創作時幾乎就是一氣呵成、酣暢淋漓,沈平老師指著自己掛在墻上的作品,神情興奮,仿佛仍在回味自己創作的過程。

 

图片

沈平老師工作室墻上一幅幅香港的日與夜,街市與漁港。



4

 

沈平老師是活躍的,他逛畫廊,看拍賣行,訂閱國內的藝術雜誌,各種動向他都瞭解得一清二楚。他更是富有責任感的,親力親為地給學生們批閱畫作,樂此不疲。

 

交談接近尾聲,我們不可避免地聊到2020年的疫情。他低下頭,嚴肅了些。“疫情無疑是令人痛苦的。”海外的親人無法歸國,至交好友不幸離世,這些都令人無奈和沉痛。他的創作中不可避免地記錄了戴口罩的行人。

 

图片

我們在疫情香港第四波時期拜訪沈平老師的工作室,大家都各自戴著口罩,遙遙與展覽主題相映。


“我覺得大家仍然要振奮起來,繼續積極地生活。香港是很美好的,可以說,我深愛這裏。我畫過了香港的昨天和今天,我想,我還會繼續畫香港的明天。”

 

放眼望去,香港確實就在他這一方工作室裏,以各種尺寸、各種色彩、各種媒介存在著。他的話是如此擲地有聲,我毫不有疑,並慶倖於這個時代,這座城市,有這樣一個癡情於斯、感恩於斯的忠實記錄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