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            繁體

王守清:讀者對我的作品的解讀和我完全不同?那我非常歡迎

從1993年到2020年,是香港社會充滿變化的三十年,也是藝術家王守清的創作從“有意識”到“無意識”再到“潛意識”不斷探索的三十年。

從1993年到2020年,是香港社會充滿變化的三十年,也是藝術家王守清的創作從“有意識”到“無意識”再到“潛意識”不斷探索的三十年。香港天趣畫廊在「破冰2020」展覽中呈現了王守清不同時期的佳作,在這些作品中,我們能夠看到他這些年在藝術創作道路上的深刻思考與洞見。


採訪&撰文 | 蘇曉Chloe
攝影 | 林秉韜BTO
視頻剪輯 | 李雨璇Yuriy
策劃&審校 | 湯石香

1
“我的創作基本上遵循了寫生——旅行——記日記——小速寫——大作品這樣的模式。”


1954出生於福建,1978移居香港,1992於英國倫敦溫布頓藝術學院取得學士學位。完整、嚴謹且富有邏輯性的學院派特徵在王守清身上一覽無遺。


图片


而他的藝術創作生涯,也可歸納為“寫生——旅行——記日記——小速寫——大作品”這樣的歷程與模式。

1992年,學成歸來的王守清由英國返港,爾後的兩年裡都在創作以新界為主題的作品——而彼時鮮有藝術家把目光聚焦於香港新界地區。

他時常於元朗、屯門等地寫生,記錄自己對周遭環境的感受。無論是日出日落、山野邨屋,還是與進行音樂和文字創作的朋友相處的日常等等,都被他用豐富的色塊呈現於畫面之上。《新界寫生》系列就誕生於這個時期。


图片 54.jpg
《新界寫生一》
30 x 60cm
板本油畫
1993

图片 55.jpg
《新界寫生二》
30 x 60cm
板本油畫
1993


四年之後的《海傍日記》則清晰地記錄了王守清從工作室一隅向外望去的見聞。彼時馬路尚未建成,孩童三五成群在海邊嬉鬧,極富生活氣息。


图片 56.jpg
《海傍日記一》
30x30cm
板本油畫
1997


值得一提的是王守清是在海邊拾取的木板上進行創作,這不僅重新賦予這些廢棄木板新的生命,同時這些被海水沖刷過的木板作為時間的見證者,反過來也使王守清的作品更富有記錄意義。

我們可以明顯看到,這個時期王守清的作品仍以記錄、展現生活情趣為主。他作品之上的圖像在從實物到畫面的轉移過程中產生了變化,徘徊在具象與抽象之間。

他亦認為儘管他在此期間採用了“抽象”的表現方式,但仍未成為真正意義的抽象作品,而他在下筆時時仍有明確的創作對象,足見他正處於“有意識”創作的階段。


图片 57.jpg
《海傍日記二》
30x30cm
板本油畫
1997



2
“觀者對我作品的解讀和我作畫之後產生感受完全不同?那我非常歡迎。”


王守清在藝術創作道路上的探索在繼續。

1994年到1997年,是大量關於工業區的,以黑白為畫面主色調的抽象作品;2000年後,他開始嘗試以一片樹葉或一個蘋果鋪滿整個畫面這種“極多”風格的實驗性質作品的創作;之後則是反映極簡主義的“無意識”系列。

直至去年,他的創作日臻大膽與成熟,開始進入“潛意識”創作的階段,並由此產生了極具個人特色的“潛意識”系列作品。這一系列作品極具概念性和原創性,它超越了“繪畫”本身,是當代藝術創作的新起點。


图片 58.jpg
王守清工作室一隅。令我們得以一窺他創作之路上的風格轉變。


我們有幸得以在早晨時到達他的工作室後,親眼看到了他的創作過程。

巨大的畫布擺放在畫室中央的矮腳凳上,這張以深灰為底色的作品上,粉色、綠色的蠟筆和油彩交錯,形成輕快的節奏感,王守清決定用白色的顏料對畫面進行調整。

他穿上圍裙,用細頭筆刷蘸取顏料後開始在畫面上填充、疊加,先前的顏色變得隱約,畫面也顯得更柔和神秘。


图片


他在作畫時並不提前預設創作主體,而是憑藉個人的審美經驗,讓畫筆和油彩代替思維在畫布上自由表達。

他將這形容為絕不可能雷同的創作——“因為每個人的潛意識都不同,絕不可能重複,也沒有辦法雷同。”


图片


“它必然會產生不同的東西,有可能是符號,有可能是集體書寫,也有可能是影響。會有許多東西在無意識中間產生出來。”

最終呈現的作品是充滿驚喜的,因為這種方式在無意中挖掘了他深層次的潛意識,畫面中往往是他內心某部分記憶的重現、本能的反映,甚至是夢的表達。

對於觀者而言亦會是新奇的體驗。當這些填充著王守清潛意識的線條被懸掛起來后,每個人都擁有了闡釋的權利,每個人也都能在畫中找到自己心裡的東西。


图片


它可能是你見過的某個色彩,或是一段回憶,某個景象,甚至僅僅是一朵花。它極具個人化,但又與無數人的意識相通。“這就是潛意識的魅力。”




3
“在西藏,才能真正地讓我思考人生。”


而對於下筆的人而言,這些潛意識里更隱含著王守清過往的人生。

自1997年第一次到西藏之後,王守清至今前後到過西藏四五次,每次都深入當地。他體驗到的不僅是大自然原始而寶貴的餽贈,以及當地的風土人情,——甚至數次瀕死。

這些體驗根植於他的腦海,甚至深深地烙在他的生命中。他說,“在西藏,才能真正地讓我思考人生。”他認為人會在潛意識裡記住與生命相關的事物或經歷,而顯然他與這片土地產生了強烈的精神共振。


图片 62.jpg
而這裏的每一張畫,都是潛意識中的記錄。


因此他注意到,自己近一年來創作的作品很大一部分反映了他在西藏的經歷:人跡罕至的空穀、日落時金光遍佈的山巒、不含一絲雜質的天空、充滿生命力的碧綠草地,無一不有西藏的影子。

在香港天趣畫廊「破冰2020」展覽中,《春 綠》是意識的風領著他越過高原草甸,翻過了唐古拉山;《夏 藍》是天空掉進海洋,仿佛在重新訴說當年古格王的故事;《秋 黃》是香格里拉青稞熟的季節;《冬 黑》則是回首凝望飄雪中岡仁波齊峰。


图片 63.jpg
《春綠》
155x110cm
2020
布面油畫

图片 64.jpg
《夏藍》
165x110cm
布面油畫
2020

图片 65.jpg
《秋黃》
165x110cm
布面油畫
2020

图片 66.jpg
《冬黑》
165x110cm
布面油畫
2020


這一系列作品以線條為主,色彩凝練純粹,風格柔和細膩,在樸素之餘又極其靈動,充分地表達了內在情緒,非常耐人尋味。

它們將我們帶到另一獨特的審美層面與高度,並試圖引領我們進入王守清私密的精神空間,得以窺視他的一方領地。




4
“人這一生,能做一件自己熱愛的事,足矣。”


我們的目光追隨著不斷由潛意識引領自己下筆的王守清。創作者往往是孤獨的,這日在創作時與他相伴的是Hans Otte的《Das Buch Der Kl änge》,在悠揚深沉的樂曲中,王守清的畫筆不斷地落在畫布上,耳邊的音符仿佛與他筆下的線條產生某種微妙的聯結。

我們問及這幅作品大致會在什麼時候完成?他說,當我面對這幅畫,覺得不想再畫了,就是真正完成的時候。


图片


並且實際上,王守清並不想刻意為他的作品命名。作品的題目對於觀者而言多少會產生一定的導向,人們往往會依照題目的文字去附會其中的含義,從而可能丟失了個人化的聯想。

於是我們也不刻意追問這幅畫背後的故事,甚至覺得,與其期待這幅作品的完成,不如一同與他沉浸在這被潛意識引導的創作的愉悅中。


图片 68.jpg
於是我們也伴著《Das Buch Der Kl änge》,跟隨他手中的畫筆,眼中的線條,耳邊的音樂,一同浸入潛意識中。


在充滿浮躁的社會裡,尤其工作、生活被疫情不斷影響之下,王守清的誠懇,以及敢於剖析內心的真摯,和他筆下的畫如出一轍,如一陣清風,帶給我們新奇的感官體驗和思考方式,甚至精神上的振奮。

他在創作道路上的探索完美地闡釋了他自己說的,“人這一生,能做一件自己熱愛的事,足矣。”


后記
下圖是我們在文章中提到的,我們到訪王守清老師工作室時他正在創作的那幅畫。我們到訪時,他正在進行到第二張圖中的階段。
現在這幅畫處於已經“完成”的狀態,但又是一個”未完成”的狀態,王守清讓這幅畫自己去“變化”,走向極致。
這個變化可以說是畫面上顏料與空氣的互相作用,也可以說是這幅畫與時間、與工作室,在一同構建,互相作用,直至它完成“自我”。

图片 69.jpg